面对失眠,许多人都会寻求药物的帮助,但人们普遍对失眠类药物了解不多。在选择药物时也存在盲目性,下面就失眠类药物做一些简单的介绍。
1、苯二氮卓类:
如安定、利眠宁、硝基安定、舒乐安定等,主要是对大脑边缘系统的抑制作用,能消除忧虑和紧张。大脑边缘系统的杏仁核、海马区域具有情绪反应的机能,此类药物对该系统诱发电位的后发放,也可呈抑制作用,并可阻抑脑子网状结构的觉醒反应,以及丘脑与大脑皮质之间的传导功能。因而这类药物小剂量为镇静,大剂量睡前服用可做为催眠药用。由于其毒性较小,安全范围大,因此目前较广泛地用于失眠症治疗。
2、巴比妥类:
如苯巴比妥(鲁米那)、异戊已比妥、戊已比妥等,可选择性地阻断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从而使外周冲动不能传达到大脑皮层而引起睡眠。对睡眠不深,多梦和易醒者,可选用长时间作用的苯巴比妥,对人睡困难者,可选用作用快的催眠药异戊已比妥等。由于此类药物常有醒后头昏、困倦、精神不振、思睡等后遗作用,目前较少用于治疗失眠。
3、其他:
如水合氯醛,其催眠作用快,多于服后15分钟内出现,可持续6~8小时,除口服外,还可灌入直肠内,对顽固性失眠或用其他催眠药效果不佳的病人,有较好的疗效。澳化物(如三溴合剂、健脑合剂等),多用于神经衰弱的焦虑和失眠症状。由于溴剂剂排泄缓慢,应用可导致蓄积而中毒,尤其对低盐或无盐饮食者更易发生,应列为禁忌。安眠酮,作用较迅速,服后30分钟内即可入睡,持续6~8小时,醒后无后遗作用和不快感,每次0.1~0,2克,睡前服。
由于绝大多数的失眠药物都会产生副作用,且服用易产生依赖性。因此如需运用药物治疗失眠,应征求医生的意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不可盲目用药、换药或增加剂量。如不想运用西药还可考虑用中药进行调理。相关信息可与在线医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