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是近才在我们工作生活中所提及到的一个词语,它是一种影响人正常生活工作的一种心理疾病,目前发病率很高,但是通过正规的治疗是可以的。那么强迫症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
强迫症实质是病人自身心理与行为之间的痛苦挣扎的一个过程,心理分析大师弗洛伊德说强迫症的本质就是“一个人自相搏斗”,由于自相搏斗的内在冲突不断延续,强迫症也不断扩展,形成恶性循环的“怪圈”,从而使病人陷入痛苦的深渊。
那么我们该怎样理解这段话呢?这需要分析强迫症和焦虑不安的关系。强迫症病人往往有两类不同的症状成分,一类是引起焦虑不安、恐惧的强迫想法。这些强迫想法是不能由自己的意志所控制的。例如很多强迫症病人有怕脏、怕污染、怕用刀剪伤人、怕出错、怕发生意外等念头,这类强迫想法引起焦虑不安是十分自然的。生活中谁喜欢脏、谁喜欢出错呢?但是很多病人总想否定、排除焦虑不安,结果却是力图克制而不能,感到极其痛苦。正确的态度应当是接受焦虑不安的情感,因为焦虑和恐惧之心,人皆有之,这是大自然在人类大脑中编制的程序。人类一旦觉察到危险或预感到危险 时,焦虑程序就会启动。因此焦虑作为一种危险将临的信号,有利于人类学习对付危险。比如学生考试前有些焦虑不安 ,可以使他全身动员,进入充分的准备状态,学习效率大为提高,常常考试成绩更好。
另一类症状成分则是减轻焦虑恐惧的强迫反应。这类反应是病人按自己意愿采取的,有三种形式。种是强迫行 为,包括一些外在的仪式行为。例如因为怕污染而反复洗涤,因为怕发生意外而反复检查煤气开关、水龙头和门窗,因 为要求吉祥而重复动作到一个“好”数字等等。第二种是精神仪式,表现为一种能缓和焦虑的想象、想法和内心对话。 第三种是回避行为。例如怕自己出车祸,回避坐车与开车等等。
其实大部分强迫症行为的初衷是好的,动机和理由也都是正确的,如果行为适度,则会被认为是细心,小心谨慎的表现。但往往强迫症病人的行为远远超出了应有的限度,因此才会认为是病态,所以强迫症是一种应及时得到治疗的心理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