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癫痫伴游走性局灶性发作(epilepsyofinfancywithmigratingfocalseizures,EIMFS)既往又称婴儿游走性部分性癫痫(MPSI)或婴儿恶性游走性部分性发作(MMPSI),由意大利学者Coppola等于1995年报道,2010年抗癫痫联盟(ILAE)将其命名为EIMFS。本病罕见,现将其临床和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一、EIMFS的临床特点
EIMFS的临床特点为:(1)生后6个月内起病,生后40日龄至3月龄为发病高峰期;(2)频繁的、游走性的、多种类型的局灶性发作;(3)脑电图发作期表现为多灶性起源的局灶性发作;(4)智力、运动发育落后或倒退;(5)对抗癫痫药物疗效不佳;(6)通常预后不良,死亡率高。
EIMFS的自然病程大致分为3个阶段:(1)第1阶段:生后6个月内,发作早可出现在生后第1天,早期发作不频繁。临床表现为局灶性发作伴泛化,可伴自主神经症状,如呼吸暂停、面色潮红或发绀。发作间期脑电图可表现为背景活动减慢,可观察到弥漫性慢波由一侧大脑半球转移到另一侧。(2)第2阶段:生后1月龄至1岁,多种类型的局灶性发作逐渐频繁,可5-30次/d成簇发作,亦可连续数天近乎持续性发作。每次发作通常持续1-4min,但易形成癫痫持续状态。临床可表现为头眼向一侧偏斜、眼睑眨动、肢体阵挛或强直发作、面色潮红或发绀、咀嚼吞咽动作,还可继发强直阵挛发作。发作期脑电图的放电起源部位呈游走性,也可表现为放电起源部位固定,同时在同侧大脑半球的其他区域或对侧大脑半球出现新的放电。(3)第3阶段:1-5岁或更大,发作逐渐减少,呈现放电耗竭特点,可偶尔出现成簇发作或癫痫持续状态,且通常由其他疾病诱发。
临床研究发现,EIMFS与其他癫痫性脑病可相互演变,属于早发性癫痫性脑病的一种。Lee等报道了1例进展为婴儿痉挛症的EIMFS患儿。Chien等报道了1例患儿由早发性肌阵挛性脑病进展为EIMFS。
二、EIMFS的脑电图特点和神经影像学表现
多数EIMFS患儿发病初期监测脑电图即有异常,背景可表现为弥漫性慢波;发作间期可监测到多灶性放电,部分患儿还可监测到典型或不典型的高度失律,可有或无痉挛发作,出现痉挛发作的患儿随年龄增长,发作形式可转变为多灶性游走性局灶性发作。部分患儿发病早期脑电图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脑电抑制现象,随病程进展转变为典型的游走性局灶性放电特点;EIMFS患儿发作期脑电图为多灶性放电,在一侧半球内或双侧半球之间游走,累及多个部位,临床发作与脑电图放电在时间和部位上密切相关。
EIMFS无特异性神经影像学改变,部分患儿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可有异常表现,如髓鞘化延迟、基底节异常信号、胼胝体发育不良、弥漫性脑萎缩等,患儿出现弥漫性脑萎缩改变可能与频繁发作或严重的癫痫持续状态造成的惊厥性脑损伤有关。对7例死亡的EIMFS患儿尸检发现,4例海马部位神经元减少、胶质增生,提示海马硬化;1例小头畸形;1例显示多发性皮层发育畸形伴多小脑回畸形、局灶皮层发育不良及海马硬化;1例正常。
三、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已发现8个EIMFS相关的致病基因。
1.KCNT1基因突变:KCNT1基因编码一种钠离子活化的钾离子通道。Barcia等对12例EIMFS患儿进行KCNT1基因的外显子测序,发现其中6例有该基因的突变(p.Arg428Gln3例,p.Ala934Thr、p.Arg474His、p.Ile760Met各1例),该基因突变影响KCNT1钾离子通道的C末端区域,从而导致钾离子通道的结构性激活,其效应类似于蛋白激酶C对C末端区域的磷酸化作用,使钾离子通道功能增强。KCNT1基因编码的离子通道除控制钾离子进出细胞外,其C末端可与生长发育信号通路的细胞质蛋白相互作用,从而参与细胞的信号调控。Ishii等发现2例EIMFS患儿均有KCNT1基因错义突变c.862G>A/p.Gly288Ser,该突变影响KCNT1离子通道的结构蛋白,从而影响了离子通道的功能。对KCNT1基因功能的研究,将为该基因相关的癫痫的治疗研究提供基础。M?ller等报道了10例KCNT1基因突变的EIMFS患儿(p.Gly288Ser3例,p.Arg398Gln2例,p.His257Asp、p.Arg262Gln、p.Arg428Gln、p.Ala934Thr和p.Arg950Gln各1例);其中携带突变p.Ala934Thr的患儿,其突变来源于母亲,母亲为无临床表型的嵌合体,其外周血嵌合率为60%。在突变为p.Arg398Gln的家系中,受累者表型具有异质性,既可为EIMFS,也可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夜间额叶癫痫(ADNFLE)。共报道38例KCNT1阳性的EIMFS患儿,共18种突变,均为错义突变,其中p.Gly288Ser、p.Arg428Gln、p.Ala934Thr为热点突变。Lim等的EIMFS队列研究中,发现KCNT1基因突变阳性率可达39%(28/71),为EIMFS的主要致病基因。本课题组在9例EIMFS患儿中发现3例有KCNT1基因突变(p.Arg383Gln、p.Arg429His、p.Arg474His)。该基因突变也可导致其他癫痫表型,包括婴儿痉挛症、大田原综合征、无法分类的早发癫痫性脑病等。
2.SCN1A基因突变:SCN1A基因编码钠离子通道α1亚单位。Carranza等对15例癫痫患儿进行早发性癫痫性脑病相关基因(包括SCN1A、CDKL5、STXBP1、PCDH19和POLG基因)突变筛查,发现1例SCN1A错义突变,该突变影响SCN1A电压感受区;还发现1例EIMFS患儿染色体2q24.2q31.1区域11.06Mb缺失,包含40多个基因,其中包括钠离子通道基因。本课题组报道的9例EIMFS患儿中有2例SCN1A基因突变(p.Val220Asp、p.Thr226Met),且发作均有热敏感的特点。EIMFS是目前报道的SCN1A基因突变中严重的表型。SCN1A基因突变相关的其他癫痫表型还包括热性惊厥、热性惊厥附加症、Dravet综合征和遗传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GEFS+)。
3.SCN2A基因突变:SCN2A基因编码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α2亚单位。Dhamija等报道了1例SCN2A基因错义突变(c.3977T>A/p.V1326D)导致的EIMFS患儿,突变位点位于该基因的高度保守区域,其编码蛋白的改变导致了离子通道功能的异常。Howell等报道了7例SCN2A基因突变的EIMFS患儿(p.Gly1593Arg、p.Lys905Asn、p.Met136Ile、p.Arg856Leu、p.Thr218Lys、p.Ala240Ser及p.Phe928Cys各1例),均为新生突变,且其中携带突变p.Arg856Leu的患儿为嵌合体,淋巴细胞中嵌合率为34%;导致EIMFS的SCN2A基因突变阳性率为26%(7/27),仅次于KCNT1基因突变。SCN2A基因突变与KCNT1基因突变引起的EIMFS主要区别为前者表型有更加严重的运动异常,且部分患儿对苯妥英治疗。SCN2A基因突变相关的癫痫表型还包括良性家族型新生儿-婴儿癫痫、大田原综合征、无法分类的早发性癫痫性脑病和GEFS+。